近日,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商標信息,包括“淮底撈”“嗨帝撈”“海底撿”等,2天共計申請注冊200余個商標。此前,“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法院一審駁回海底撈訴訟請求,引發(fā)關注。有律師曾向南都記者表示,企業(yè)大量地進行商標注冊有時是出于防御,但若不以使用為目的,而是為轉讓獲利或搶注他人知名品牌商標等目的,則可能會被認定為惡意注冊。
天眼查顯示,近日,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海底撈)新增多條商標信息。10月28日,海底撈申請了“淮底撈”“嗨帝撈”“蜀海嘮”“海底撈珍”“海底嶗”“嗨底撈”“海底撿”等共計177條商標,商標國際分類均為“43-餐飲住宿”,狀態(tài)均為“商標申請中”。此外,10月27日,海底撈還申請了86個商標,包括“藍小嗨”“小嗨皮”“小海哥”等。
海底撈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民營企業(yè)。南都此前報道,海底撈公司成立于2001年,經營范圍包括餐飲服務等。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準,海底撈公司依法取得“海底撈”第983760號注冊商標的注冊商標專用權。2011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海底撈公司使用在第43類餐館服務上的“海底撈”注冊商標為馳名商標。
8月12日,知名餐飲品牌“海底撈”訴“河底撈”商標侵權被駁回一案引發(fā)關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判決書顯示,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曾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將長沙市雨花區(qū)河底撈餐館(下稱“河底撈餐館”)訴至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人民法院。海底撈公司請求河底撈餐館停止商標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20萬元。
長沙市天心區(qū)人民法院認為,無論從字體的字形、讀音、構圖、顏色,還是從原告、被告經營的菜品等方面,均不會使一般的消費者對河底撈的餐飲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與原告注冊商標海底撈之間有特定的聯系,故河底撈餐館不構成對原告海底撈公司的注冊商標“海底撈”的商標權的侵犯。
最終,長沙市天心區(qū)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前8個月,我國商標注冊申請量為603萬件,同比增長20.98%,我國商標累計有效注冊量達2823萬件。南都記者此前調查發(fā)現,在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的同時,有人將轉賣商標視為商機,導致惡意搶注、商標囤積的現象愈發(fā)嚴重。
南粵專利商標事務所所長余飛峰曾向南都記者表示,近幾年,申請費下降、申請時間縮短等積極因素推動著商標申請數的增加。除此之外,惡意搶注倒逼企業(yè)注冊大量防御性商標,部分人炒作商標,囤積居奇等也對商標申請數有一定的影響。他表示,對于企業(yè)來說,申請商標的數量應該和企業(yè)規(guī)模相搭配,既要防止被搶注,也不要因注冊過多濫用公共資源。
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知識產權律師孫巾淋同樣提到,企業(yè)大量地進行商標注冊有時是出于防御,但如果大量注冊商標不以使用為目的,而是為轉讓獲利,甚至搶注他人知名品牌商標或者與之近似的商標,則可能會被認定為惡意注冊。
記者 吳佳靈